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叉喉风

叉喉风

病名。见《重楼玉钥》卷上。多因风痰上涌,肺气壅塞,阻于咽喉所致,症见咽喉肿痛,甚或颈项亦肿,咽喉缩紧感,呼吸迫促等。《重楼玉钥》:“先咽喉作紧,风痰上涌,多有绵涎,内紧外浮肿,不能饮食,渐至咽喉紧闭,如叉叉住。甚则头面浮大,其患最速,宜急治之。”治宜疏风解毒,消肿祛痰。可选用紫正散清咽利膈汤普济消毒饮等加减。外吹冰硼散。本病类今之急性喉炎。

猜你喜欢

  • 雁来风

    病名。①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月阙疮。详该条。②见《解围元薮》卷一。指每年发作于八月间的一种皮肤病。

  • 石棠花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 李大参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伤寒指南论》1卷,已佚。

  • 伍起予

    【介绍】:南宋外科学家。尝集上古得效方论要诀,撰成《外科新书》一卷,公元1207年刊。该书已佚,但却是中国以外科命名之最早者。陈自明撰《外科精要》多所引录其内容者。

  • 甲介骨

    面骨之一。即鼻软骨。此骨系附鼻孔外壁,居鼻骨之下,计一对,因其形如介壳,故名。

  • 琉璃胎

    病证名。即子肿。《女科玉尺》:“妊娠五、六月以来,浮肿如水气者,名曰子肿,俗呼琉璃胎。”

  • 浊邪害清

    指湿浊邪气阻遏清阳,蒙蔽头部孔窍,出现神志昏蒙和听觉障碍的病机。《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 胸脯骨

    骨名。胸胁众骨之统称。包括胸骨和肋骨。

  • 牛眼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湿毒流注。详该条。

  • 张宛邻

    【介绍】:见张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