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撮口。详该条。
【介绍】:见林珮琴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见《质问本草》。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出《颅囟经》。即白脓痢,详该条。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①胸部两乳之间正中部位,为宗气所聚之处,《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②心包。《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也有认为膻中不完全是心包。《医门棒喝二集》卷一:或谓“胞(包)络属于膻中
见《江苏药材志》。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指透穴而刺,即一针多穴的刺法。又称透针法、透刺法。其法为刺入某穴后,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如地仓透颊车,条口透承山,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等。本法为窦汉卿所创。在王国瑞撰的《扁鹊神应针
见《饮片新参》。为砂仁壳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