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必读》。指邪气实而胀者。多因气滞湿阻,湿热蕴结,热郁血瘀,食积脾胃等所致。症见腹胀坚硬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滑数有力。治以祛邪消胀为主,宜宣通,忌用守补。参见鼓胀、胀病条。
眼科病证。见《银海指南》卷二。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详翳条。
隅,两边相交成角。即曲周,详该条。
宋、元时期医官职称。宋翰林医官院内,设有保安大夫,官阶正七品。系以旧时之西陵锦使改任。元代沿用此官职。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姜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足部肿疡之一。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由气血亏损,湿毒下注而成。其症趾缝间肿痒流水,足底发热。如红肿热痛,溃破流脓者,属湿热偏盛;色白漫肿,痛不溃脓者,为阴寒凝结。湿热盛者宜宣通壅滞,内服仙方活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掉眩。详该条。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商谷二穴,在石关下一寸。”所指即商曲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