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见《辨舌指南》)。
见《四川中药志》。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子、寅、辰、午、申、戍为阳。
见《本草纲目》。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痿症之一。亦称脾痿。由于脾气热而致肌肉失养,或湿邪困脾,伤及肌肉所致。症见肌肉麻痹不仁,口渴,甚则四肢不能举动等。《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又:“有渐
脸色泛白,如脱去颜色之状,可见于突然惊恐或晕针。《素问·刺禁》:“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见《福建中草药》。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正传》。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