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4卷。清·王士雄辑。刊于1854年。本书分甲、乙、丙、丁四集,收录内、外、女、幼四科的单验方,每科又根据不同的病证标题列方,现有《潜斋医学丛书》本。
三商之一,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证名,为肛管直肠甚至部分结肠移位下降外脱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利久肠虚冷,兼用躽气,故肛门脱出。”小儿血气未充,或因久泄久痢等,以致中气下陷,不能摄纳而致脱肛。治宜内服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一名澄,字练江。安徽芜湖人。出身世医之家,迁居扬州,在扬州业医四十余年,闻名于当地,尤以长于疡科著称。曾汇集前代有关治方,并录其先祖宁华、父青岩家藏秘方,辑成《疡
书名。又名《最新实习西法针灸》。顾鸣盛编译。日本·冈本爱雄原著。本书是根据西医解剖学及病理学知识整理针灸学的一种较早著作。共3章。第一章针术之沿革;第二章经穴解剖学(分论十四经的经穴解剖位置);第三章
见目锐眦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暑产。杨子建《十产论》:“热产者,言盛暑之月,产妇当温凉得宜。热甚,产母则头疼,面赤昏晕。若产室人众,热气蒸逼,亦致前患,名曰血晕。若夏月风凉阴雨,亦当谨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