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睥生痰核。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缬草之别名,详该条。
伤食之一。《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之药。……伤面:莱菔子,姜,酒煎。”《不知医必要·不思食》治用平胃散加谷芽、麦芽、神粬。《证治准绳·伤饮食》选用三黄枳术
又名肉腠、分、分理。肌肉的纹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肌腠疮疡。”
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又名耳壳。参见耳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竹林霄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补骨脂,详该条。
【生卒】:1234~1316?【介绍】:元代医家。铜鞮(今山西沁县)人。以医术切于世用,乃取其要籍研读之。节录切用,分门别类,有论有方,首列针法,次取金元诸家医著18种,末附自辑《杂类名方》,题名《济
指舌苔润湿。温热病如见舌苔湿润,表示津液未伤;但须注意热入营血时,由于阳邪蒸动阴气,舌苔亦有反见润者。
用药法则。指表寒证需用辛温药发汗,虽值炎热季节,亦不必避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