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功法。在特定的坐功、站功、行功的自我锻炼基础上,运内气于食指尖,发放于指外,以食指代金针,点人身之穴道,使通经络,调气血而治疗疾病的功法。其功法分为:①坐功,包括意守丹田、收功;②站功,包括意守食
出《新修本草》。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梁学孟条。
证名。见《针灸甲乙经》卷九。又称腰脚痛。详该条。
病证名。食物久停,积滞于胃而致的呕吐。《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四:“小儿积滞吐,胸膛闷结,中脘痞闷,气不舒畅,闻秽呕逆即吐。”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陈汤、枳术丸加减。
病证名。见清·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亦名胎前胁痛。多因痰浊瘀阻,或恼怒伤肝,气郁不舒所致。痰浊瘀阻者,痰涎壅盛,胸胁疼痛,治宜祛痰理气,方用二陈汤加减;恼怒伤肝者,烦闷易怒,两胁疼痛,治宜舒肝解郁,
【介绍】:晋代医生。字德如。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精研本草及医方。
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丫发。见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