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冲和养胃汤

冲和养胃汤

原机启微》卷下方。柴胡七钱,人参当归(酒浸)、白术升麻葛根、炙甘草各一两,五味子二钱,白芍药六钱,茯苓三钱,黄芪羌活各一两半,防风五钱,干生姜一钱。为粗末,每服六钱,加黄芩黄连各一钱,水煎,去渣,食后服。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眼前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一成二,神水变淡白色;久则失明,神水变纯白色。

猜你喜欢

  • 白尖黄根舌

    舌尖白苔,舌根黄苔的舌象。为表里同病,里证多于表证之候。可先解表而后攻里,亦可表里同治(见《伤寒金镜录》)。

  • 治痘图方

    书名。1卷。明·汪机撰。刊年未详。正文部分分绘有始出、圆混等16幅痘疹图形,每图又分顺、逆、险三个小图,图下附解说。最后为痘治附方,共选153方,列其主治及配方。

  • 咽喉脉证通论

    书名。1卷。清代喉科专著。撰人未详,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年。本书总论咽喉诸证的诊治、用药及丸散验方,并记述了锁喉、重舌、气痛、乳蛾等18种咽喉病证的诊治。作者认为喉症多属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气泻火

  • 僧深药方

    见深师方条。

  • 诊虚里

    切诊中按胸腹内容之一。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属胃之大络。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会聚之处,故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微弱为

  • 陈总卿

    【介绍】:宋代人。字华父。撰有《经验方》,佚。

  • 小儿肿病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 透营转气

    又称透热转气。适用于热性病邪初传入营分的治法。热邪初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心烦不眠、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治法宜于清营解毒之中,配以清气分之药,引邪出气分,从外而解。可用

  • 刘河间伤寒三书

    丛书名。金·刘完素撰。又名《河间全书》。刊于1186年。包括《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各详本条。

  • 石豆

    见《福建中草药》。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