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重订伤寒集注
见舒氏伤寒集注条。
见舒氏伤寒集注条。
【介绍】:见沈璠条。
病证名。《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孩子伤寒又夹风,目多泪泪脸腮红。太阳冷汗微生喘,口水如涎滴满胸。”治宜香苏饮,加桂枝,疏风散寒。
书名。又名《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参见女科、产后编条。
痰证之一。因痰饮留于四肢、膈上或胁下所致。见《赤水玄珠》卷六。《不居集》卷十七:“饮痰,停于膈上,一臂不遂,时复转移一臂,蓄于胁下,胁痛干呕,往来寒热。”《张氏医通》卷四:“饮痰成呕吐,胁痛,四肢不举
书名。3卷。清·黄惕斋辑,刊于1756年。本书系据《达生编》增补改编而成。分述胎前、临产和产后等多种病证。
见《河北中药手册》。即马蔺子,详该条。
即辟谷。见该条。
同疠风。因风邪侵犯血脉,留而不去,蕴酿而成,故称。《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参见疠风条。
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孔济。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平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