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报标。皮疹出现前先露出的点子。如麻疹初透,于发际头面部隐约可见红疹数点,一、二天后才陆续出现。
病证名。《灵枢·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人卒然无声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即卒失音。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见该条。
又称肾阳衰微、命门火衰、下元虚惫、真元下虚。即肾阳虚之严重者。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动则气喘,腰膝痠冷,四肢清冷,腹大胫肿,黎明前泄泻,癃闭或夜尿频数,尺脉沉迟等。治宜温补命门。
①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古代用以泛指多种外科疾患。后世将外科分为疮疡与杂证两大类。疮疡是指体表上的肿疡、溃疡、痈、疽、疔疮、疖肿、流注、流痰、瘰疬及皮肤病等的总称。多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
色与脉相克(脉克色)之脉象。例如面色白得数脉,面色赤得沉脉之类。提示病情重笃。《难经·十三难》:“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
病证名。指呕吐因胃气素寒,复感寒邪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寒气呕吐之症,偶遇寒冷,顿发呕吐,胸前绵绵而来,身无内热,小便清白,大便通顺。”脉多弦紧,或迟缓,或沉细,甚者沉伏。治宜散寒温胃。宜用姜桂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脑湿,谓头上忽生肉如角,谓之脑湿,言脑湿气蕴蒸冲击所生也。”本病相当于皮角,先用双套结齐根结扎,再以千金散外敷,以净根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