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897~1966【介绍】:名焕之,江苏泰兴人。随父学医。1924年始执医,后至天津,历任天津总医院中医主任、天津中医学会副主任等。对温热病尤多见解,主张应用现代科学整理研究中医学,诊断应借
古代诊脉常规,候脉不少于五十动为度,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生于喉中,或左或右,单起一片有上下二个,中心有红丝透上下两珠,结成脓血;穿后必连作一个。仍有脓血,出之可愈,是属阳症。治宜左属平肝,右宜清肺,当用甘桔汤(甘草、桔梗)加消风升
【介绍】:见翟良条。
【介绍】:见叶桂条。
【生卒】:1584~1635【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自幼习医。著有《医学论典长寿甘露》。
见《卫生家宝》。即柿蒂汤第一方。见柿蒂汤条。
病证名。小儿因惊又感寒邪,或因伤寒郁久化热,热极风生而邪乘于心,发为搐搦者。其症多兼壮热,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治宜解表清热。用羌活汤(《张氏医通》:羌活、防风、荆芥、紫苏、川芎、赤芍、枳壳、山楂
①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六:“舌下肿出如舌、故曰重舌,又谓之子舌。”详重舌条。②解剖学名称。指会厌。《喉白阐微·杂说》:“会厌俗名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