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全形

猜你喜欢

  • 大便难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营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

  • 赤瘤丹毒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九。指丹毒之严重者。详丹毒条。

  • 形如虾座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多因火毒攻目,瘀滞已甚,血胀无所从出,遂致壅遏于白睛而成。《张氏医通》卷八:“有半边胀起者,有通珠俱被胀起盖定乌珠者,又有大眦内近鼻柱处胀出一片,如皮如肉,状似袋者。”治

  • 暴热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突然发生的高热。《医林指月·发热》:“暴热者,热之燔灼,阳气亢害也。”《证治准绳·杂病》:“暴热者病在心肺。”《张氏医通·寒热门》:“凡暴热不止,脉滑数或洪盛,皆为实热,宜随

  • 阴汗

    证名。①指前阴、阴囊及其附近处局部多汗。《医林绳墨·汗》:“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挟中,行走动劳,汗出腥秽。”有因肝经湿热所致者。《张氏医通·汗》:“阴汗,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

  • 金梅草

    出《山西通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 钱天来

    【介绍】:见钱潢条。

  • 虞天民

    【介绍】:见虞抟条。

  • 耳脓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 五痹

    五种痹证的总称。出《素问·移精变气论》。①指骨痹、筋痹、脉痹、肌痹(一作肉痹)、皮痹。王冰注:“五痹谓皮、肉、筋、骨、脉之痹也。”《医碥·痹》:“经又分以冬得之为骨痹,春得之为筋痹,夏得之为脉痹,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