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清·赵楷《百草镜》。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卫生》(11):1959。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即头骨。详该条。
【介绍】:见莫伯盛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又名血藤、大活血、大血通、血木通。为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茎藤。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苦,
眼科病证。系指白睛满布赤丝血络的证候。常见于风火眼、火疳等多种眼病。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娩,古作免、挽。又名分诞、分解、免身、免乳。指妊娠二十八周以上的胎儿,娩出母体的过程。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臂风毒。指生于臂肩髃穴处的痈。由风邪深袭骨缝,与湿稽留,化热而成。初起高肿色赤,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痛连肩臑,更兼拘急。初起可用汗法,服蠲痛无忧散。若不消,治法参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