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一物而目视为二,即内经所谓视歧也。”详视歧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罗勒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热性病。《灵枢·论疾诊尺》:“冬伤于寒,春生热。”亦指热盛。《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参见发热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窝儿七,详该条。
脉学著作。2卷。清·罗浩辑。刊于1799年。罗氏参阅《脉经》以下有关论脉的著作45种,取其精华,附以己见编成此书。书中辑录崔紫虚、余抑庵、张石顽三家学说尤多,并按李士材所论二十八脉,益以张石顽所增附之
外科外治法之一。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又称药筒拔法、药煮吸筒拔法。即根据不同证情,选用相应药物,与竹筒(一头留节、一头去节)若干同煮,然后乘热将筒急合于疮上,拔吸脓血或毒汁。用于疮疡排脓或毒蛇咬伤后拔
见《贵州植药调查》。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