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发微

伤寒发微

书名。曹家达注。刊于1933年。作者能密切结合个人临症运用《伤寒论》方的经验,融会仲景原文以阐述病理、分析经义,颇多可取,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但也杂有片面的观点。后人将此书与《金匮发微》合刊,于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名为《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猜你喜欢

  • 麻后牙疳

    病证名。麻疹后期,牙龈腐烂,以营养状态较差的婴儿为最多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此乃胃中伏毒,上窜阳明部分,宜用犀角地黄汤加火麻仁、滑石,以泄大肠之火,使下移毒势,上清胃火。”外用锡类散或硼砂、冰

  • 孙橹

    【介绍】:明代医家。号南屏。东阳(今浙江东阳)人。精于医,著有《医学大成》、《活命秘诀》、《脉经采要》,皆佚。

  • 鹤膝节

    病名。见明·万全《片玉心书》。即鹤膝风。详该条。

  • 五郁之发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运之气被克制后,遏郁过极则成为复气而发作,称为“五郁之发”或“郁发”。如金胜制木,木气受郁,则可郁极而发。但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的不同,所以郁极而发的复气亦就

  • 张用谦

    【介绍】:明代医家。江苏无锡人。对朱震亨、李杲的学说很有研究,撰有《医方摘元》一书,已佚。

  • 少泽

    经穴名。代号SI1。出《灵枢·本输》。别名小吉。属手太阳小肠经。井(金)穴。位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指背神经;并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和指背动、静脉形成的动、静

  • 树蕨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飞天蠄之别名,详该条。

  • 疫痧

    痧证之一。《疫痧草·辨论疫邪由来》:“疫痧者,疫毒直干肺脏,而喉烂气秽,甚者直陷心包,而神昏不救,瞬息之间,命遂夭殂,毒气传染,枉死甚众。”参见烂喉痧条。

  • 血清穴

    经外奇穴名。即利尿穴,见该条。

  • 两胁肿痛

    证名。指两胁部肿胀疼痛。多由湿热而致。《张氏医通·诸痛门》:“两胁肿痛,或腹痛,或小便滞者,属湿热。”用龙胆泻肝汤。《辨证录·胁痛门》载有右胁肿痛是脾火内伏,瘀血存注不散而致,用败瘀止痛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