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传经

传经

伤寒六经病的传变,病邪从一经传入另一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论大全·辨张仲景伤寒论》:“盖风寒之初中人也,无常,或入于阴,或入于阳,皆无定体,非但始太阳终厥阴也。或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邪气衰不传而愈者,亦有不罢再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或有终始只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证者。”《景岳全书·伤寒典·传经辨》:“伤寒传变不可以日数为拘,亦不可以次序为拘,如内经言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类,盖言传经之大概,非谓凡患伤寒者必皆如此也。”病邪轻重正气强弱,以及治疗得当与否,是传经与不传经的重要因素。观察疾病的传经与否,决定于脉证有无变化。六经传变,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合病、并病、直中三阴等。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妊娠疮疡治法

    见《外科启玄》卷一。妇女孕期患痈疽疔毒之症,宜用调气安胎、托里解毒之剂。对于妊娠禁忌药,诸如活血、攻下、破气及有毒之类方药,不用或慎用。

  • 代荣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医鉴》1卷,已佚。

  • 巨分

    口角两侧大纹处。《灵枢·五色》:“巨分者股里也。”张景岳注:“巨分者,口旁大纹处也。”即认为巨分的异常可以反映大腿内侧的病证。

  • 王庭举

    【介绍】:见王朝弼条。

  • 内伤湿痰

    病证名。湿痰证之一。《症因脉治·内伤痰症》:“湿痰之症,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痠,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此内伤湿痰之症也。”多因脾胃阳虚,水液停留,生湿酿痰所致。治宜理脾燥湿为主。如二陈平

  • 旁廷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旁廷在腋下四肋间,高下正与乳相当,乳后二寸陷中。俗名注市,举腋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十壮。主卒中恶,飞尸遁注,胸胁满。”即位于胸部第四肋间隙,乳头外开2寸,适与足太阴脾经

  • 聚散障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聚开障。详该条。

  • 逐火丹

    《石室秘录》卷六方。大黄、甘草各五钱,当归四两,炒荆芥、黄芩、防风各三钱,黄芪、茯苓各三两。水煎服。治汤火所伤,遍身溃烂。

  • 窍闭

    病证名。系指耳窍闭。《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窍闭者,必因损伤或挖伤者,或雷炮之震伤者,或患聤耳溃脓不止,而坏其窍者是,宜用开通之法以治之也。”治法:属外伤者,宜内服凉血活血之剂。可选用桃红四物汤、犀角

  • 鼻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鼻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鼻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各种手术。临床上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选取鼻部肺穴为各种手术的基本穴;并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刺激点作配穴。操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