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法之一。用凉水或冰块作局部掩覆的方法。有降温、止血的作用。例如以湿冷毛巾罨额上、耳背,止鼻出血;冰块罨腋下额上,帮助降温。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磨盘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蝉蜕,详该条。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
《普济本事方》卷四方。黄连四两,生地黄八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麦门冬煎汤送下。治心经有热。
证名。指胁痛偏于右侧胁肋处。出《素问·咳论》。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参见胁痛、两胁下痛、脾咳各条。
古病名。①指心积症。《灵枢·邪气藏腑病形》:“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五十四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治宜伏梁丸等方。参心
出《世医得效方》。即钩虫病。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苦竹笋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见李惺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