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小便不通

产后小便不通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指产后尿闭,小腹胀急疼痛,甚则坐卧不安。多因素体虚弱,产时劳力伤气,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耗,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或素禀元气不足,复因分娩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或产后情志不畅,或恚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清浊升降失调,膀胱不利所致。气虚者兼见小腹胀急,精神萎靡,言语无力,舌质淡,治宜补气润肺,佐以行水,方用补气通脬饮(《女科辑要》:黄芪、麦冬、通草)。肾虚者兼见小腹胀满而痛,腰部痠胀,坐卧不安,面色晦暗等,治宜温肾化气行水,方用肾气丸气滞者,兼见小腹胀痛,精神抑郁,甚则两胁胀痛,治宜理气行滞,佐以利尿,方用木通散(《妇科玉尺》:木通滑石葵子槟榔枳壳甘草)。

猜你喜欢

  • 虫胀

    胀病之一。亦称虫积胀。指由肠寄生虫所致的腹胀。《证治汇补·胀满章》:“虫胀者,腹痛能食,善吃茶叶盐土等物。”《医学入门·鼓胀》:“虫积胀,腹痛,善吃茶盐之物。千金散、雷公丸、小儿使君子丸。大人虚者,木

  • 脾浊

    溺浊之一。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病因脾虚气陷,精微下注而成。证见小便浑浊,腰痛神疲,舌淡脉软。治宜健脾益气,升清固涩。用苍术难名丹、补中益气汤。参见便浊条。

  • 风黄

    ①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风黄候,凡人先患风湿,复遇冷气相搏,则举身疼痛,发热而体黄也。”②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爱笑,腰背急,手足强,口干,舌上生疮,三部脉

  • 白金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八角枫之侧根,详八角枫条。

  • 胃脘痈

    病名。①出《素问·病能论》。又名胃脘内痈、胃痈。指痈生于胃脘者。《医学入门》卷六:“胃脘痈因饮食七情火郁,复被外感寒气所隔,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初起腹部中脘穴处隐痛微肿,疼痛连心,身发寒热,脉迟紧者

  • 龚子才

    【介绍】:见龚廷贤条。

  • 劳伤

    即劳倦。详该条。

  • 猴子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蝎子七之别名,详该条。

  • 土不制水

    脾属土,肾主水。根据五行的资生制约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脾土制约水液,使其正常运化,不使泛滥成病。若脾土虚弱不能制约水湿,则可泛滥为患,出现水肿、痰饮等症。

  • 胡椒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