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见《辨舌指南》)。
见《广西中草药》。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地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荽子之别名。详该条。
舌根灰色,中红,尖黄苔。为肠胃燥热,阴液耗伤之候。症见发热,口渴,谵语,大便秘结。宜急下存阴(见《伤寒舌鉴》)。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老鼠豆之别名,详该条。
即经络感传现象。见该条。
即舌。详该条。
厥证之一。①指郁冒。多由热升风动引起。《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