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著作。撰者不详,约编定于北宋初年以前。此书集诸家胎息法于一书,系统论述气功养生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其学术观点主要认为精神内守是健康延年之道,而胎息法则是养神益气固精的主要方法。书中汇集的二十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一卷,唐·邵英俊撰,已佚。
谓足阳明之经筋,统管眼之下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阳明则为目下纲。”
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中马毒,其状腹痛,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千金要方》:“儿卒中,马来闻马鸣,马上衣服,马汗气臭,皆令人中忤。”故又名中马忤。
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肝风疝,外感之邪也。”《类经》卷十七:“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病在筋也。”详风疝条。
《普济本事方》卷三方。乳香、硇砂各三钱,黄蜡一两。前二味研细末,熔蜡和丸,分作一百零八丸,以线穿之,露一宿,次日用蛤粉为衣,每服一丸,乳香煎汤吞下。治膀胱疝气,睾丸肿胀,痛不可忍。
①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灵枢·九宫八风》:“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杵木,扬沙石。②指中央土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亦即胜复之邪,损害所及的方位是中央。③指藏精
脉象之一。脉细小而软,似有似无,欲绝非绝。《医学入门》:“微似蛛丝容易断。”主阴阳气血诸虚。可见于休克、虚脱或慢性虚弱病症病后元气大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