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九六补泻

九六补泻

指以提插、捻转手法配合阴阳奇偶的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古人认为阳数奇而属天为补,阴数偶而属地为泻,故补法用九数,泻法用六数。例如补法当紧按慢提或向左捻转九次,如不得气,少停再行九次,如此重复三遍,使成三九二十七数。泻法则慢按紧提或向右捻转六次,如邪气仍盛,少停再行六次,如此重复三遍,使成三六一十八数。本法以数字机械地规定补泻,不切实际,今已少用。

猜你喜欢

  • 仓廪之官

    谷藏为仓,米仓为廪;仓廪,为贮藏粮食的仓库。仓廪之官,指脾胃。喻脾胃有如粮食仓库,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供应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张

  • 客忤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小儿神怯气弱,受惊吓所致的痉证。症见发热,或有汗,或无汗,面时青时赤,梦中呓语,手足蠕动。宜复脉汤去参、桂、姜、麦,加丹参、丹皮、犀角,补心之体,以配心之用(清·吴鞠通《解儿难》

  • 肠绕

    即归来穴。《针灸集成》:“肠绕二穴,在挟玉泉(即中极穴)两旁相去各二寸,主治大便闭塞,灸以年为壮。”

  • 火疮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烧伤。详该条。

  • 寿世青编

    养生著述。2卷。又名《寿世编》。清·尤乘辑。刊于1667年。本书重点辑录前人养生保健内容,末附《病后调理服食法》一卷。

  • 喜中

    类中风病证之一。喜则气缓。因暴喜伤阳,心神涣散,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 大力草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 独蒜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 红如柿色舌

    全舌无苔,红艳如柿色。为热极伤阴或阴虚火旺之候,宜清热养阴,或滋阴降火。

  • 阴火痰

    痰证之一。因阴虚火旺所致。《不居集》卷十七:“阴火痰:面有红光者,乃阴火上炎,又当用滋阴药。”方用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等。参痰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