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豆衣
见《中药临床应用》。为黑大豆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临床应用》。为黑大豆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叫兜腮痈。《喉科指掌》卷五:“此症生于腮下,其名悬痈。因郁积寒气而发。”
【介绍】:见徐大椿条。
即午夜。详十二时条。
胃阴虚和脾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胃阴虚常引致脾阴亦虚,出现本证。参胃阴虚、脾阴虚各条。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门》。即指经行先期。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八方。猪左悬蹄甲、露蜂房、鳖甲、刺猬皮各五钱,蛇蜕一条。各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空腹井水调下。治痔疮。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症见肛门部有小肉垂下,甚痒,相当于直肠息肉或脱出的痔核。
【介绍】:清末医家。字康斋。海盐(今属浙江)人。著有《康斋医案偶存》等书。
出《土宿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