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汇言》。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指月经过少,详该条。
同心气盛。详该条。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可见烦躁发狂等症。
出《丹溪心法》。即钩虫病。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称蛇缠虎带,即缠腰火丹,见该条。
病名。多由疠风邪毒袭胃所致。症见牙龈溃烂、疼痛。若齿牙恶热喜寒者,属胃火,治宜清胃散加减;若喜热恶寒者,属胃虚,宜补中益气汤加减。
古病证名。亸,垂下;曳,拖拉。指因风气而致的肌肉麻痹、肢体纵,不能收摄抬举者。见《圣济总录》卷七。如面瘫、偏枯、某些截瘫或肌肉顽麻病证,多与风气有关。
系指听力和视力良好。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之气充足,则耳聪目明。《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
《幼幼新书》卷六引《王氏方》方。又名封囟散。柏子仁、防风、天南星各四两。每次一钱,以猪胆汁调匀,摊绢上,按囟大小贴敷,常以水润勿干,一日一换。治小儿解颅,囟大、骨缝不合,咳嗽鼻塞。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鳅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