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疗和医学教育的机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臻于完备。以医疗为主,教学次之。唐时,属太常寺。在校师生多达300余人。由太医署令、丞等负责管理。分设医、针、按摩和咒禁等部门,医又分为体疗、疮肿、少小
见孙文垣医案条。
【介绍】:见汤衡条。
外科著作。又名《枕藏外科形图诸说》。2卷。清·胡瑔撰。刊于1767年。此书以病名为条目,论述外科疮疡诸证130条,每条有论有图,尤其突出临证治法,附有作者临证心得。卷末列外科常用方剂97首。现存初刻本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医学入门》卷四。又名沥血腰痛。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勃之别名,详该条。
见《诗经》。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字文君。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擅长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