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莼
出《新修本草》。即莼,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莼,详该条。
即祛瘀活血。详该条。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治宜选用栀子散、茵陈散、三黄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通常指尿道口和肛门等。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①包括产后发热、产后乍寒乍热。详各条。②《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因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而发寒热,皆不足证。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内热。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枯槁。切禁发表降火,……下血过多。寒热而
即健脾。详该条。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指强固的骨骼。《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