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紫庭追痨仙方论
见急救仙方条。
见急救仙方条。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见《陕西中草药》。为窝儿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流注指要赋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一作山提。撰《杂药方》10卷,已佚。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救苦丹第二方,见救苦丹条。
《古今医鉴》卷十三方。铅丹、朱砂、枯矾各等分。为末,枣肉为丸,黄豆大,每服三至四丸,戳针尖上,于灯焰上烧存性,研细,凉米泔水调下。治小儿吐泻。
见《外科启玄》卷二。婴孩气血未充,筋骨未坚,脾胃脆弱,若患痈疽,宜用内托、内疏和缓之药,不可用峻猛之剂。
即触诊。详该条。
见杨志一《生育问题》。指生殖器发育畸形者。即雌雄人,详该条。
病证名。一作蓄血。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①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而致瘀热蓄结于内的证候,即伤寒蓄血证,太阳腑证之一《重订伤寒补天石·续集》卷下:“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或当汗不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