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4卷。清·郑寿全撰于1869年。作者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全书从阴阳化生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卷1医理总论;卷2~4以问答形式记述阳虚症、阴虚症和一些杂病
指甲的别名。见《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五方。大麦曲、芫花(醋浸一宿,煮干,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柳枝煎汤调下。治肺气胀实,喘急胸满。
出《本草经集注》。即营实,详该条。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选穴法之一。指对骨节弛缓不收或摇动的病症,取用少阳经的穴位进行治疗。《灵枢·根结》:“少阳为枢,……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即羊毛疔。见该条。
【介绍】:见沈金鳌条。
七怪脉之一。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