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一煎散

一煎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九方。当归尾、炙穿山甲(研)、生甘草桃仁泥、皂角刺各二钱,黄连一钱五分,枳壳(麸炒)、槟榔天花粉乌药赤芍药生地黄白芷各一钱,元明粉、大黄各三钱,红花五分。水浸一夜,次晨煎一滚,空腹服。俟大便行三、四次,以稀粥补之。治脏毒属阳证者,肛门两旁肿突,形如桃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甚者肛门重坠紧闭,下气不通,刺痛如锥,脉数有力。

猜你喜欢

  • 面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 医学博士

    唐代为地方设置的卫生官员,又称医药博士。掌疗民疾,时设时废,官阶从八品上以下,以州之大小分数级。大、中、下都督府,上、中、下州等,分别设有博士、助教或学生等几人或二、三十人。掌管各辖区之医疗、巡疗和推

  • 医心方

    综合性医著。30卷。日本·丹波康赖撰于982年。本书辑录整理了我国唐代以前多种医书而成。内容包括医学理论及各科临床。卷1治病大体及服药法、合药法等;卷2针灸孔穴;卷3~14内科杂病及六淫、时行诸病;卷

  • 仁斋直指方论

    见仁斋直指条。

  • 孔雀毛

    见《江西草药》。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 食喘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指因饮食不节引起的气喘,故又名食积喘逆。《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喘逆之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厚味,日积于中,太阴填塞,不能运化,下降浊恶之气,反上于清道,则喘呕不免

  • 李守先

    【生卒】:1736~?【介绍】:清针灸家。字善述。河南长葛人。少学针6年未尝稍懈,然不敢轻试于人。公元1786年以针刺疟大有效而始自信。因见针灸专书多古奥难窥,撰《针灸易学》(1789)2卷,前论古人

  • 滑泻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

  • 透关射甲

    诊指纹术语。指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射至指甲端的现象,多属病势危重,但仍须结合四诊全面分析(见《四诊抉微》)。

  • 唐椿

    【介绍】:明代医家。字尚龄。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唐永卿之后代。参考诸家方论,撰《原病集》,论述七情六淫之伤,饥饱劳逸之过。子杲继其业,亦著名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