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
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占据一个所不能胜任的职位,是最不道德的行为
政治家处理国务时,常考虑是否合乎礼节,而从不关心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我的主要办法,首先是通过孩子们对共同生活的初步感觉和在发展他们初步的能力上,使他们产生姊妹兄弟般的友爱,把整个团体融化于一种大的家庭的朴实精神中;并且就在这种基础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中,鼓舞他们一般的义务感和道德感。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自私为一切天然与道德的罪恶根源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
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
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分成四种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咱们是在功利境界,杀人犯、强奸犯这都是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就是圣人们,他认为中国古代人达到天地境界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老子,孔子都只在道德境界。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
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寻求快乐的本性”,那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是血肉之躯都要受过它的支配,好像毫无办法的海草都要跟着潮水的涨落而摆动一般,这种力量不是议论社会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