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
经理人员的任务则在于知人善任,提供企业一个平衡、密合的工作组织。
在快速成长的企业,领袖应该要多一点霸气。
开会时,经常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我,因为在公司已经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于是有人敢于并且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我的面子并不重要,在百度,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然,遇到意见不一致时我来拍板决定。
李荣融:企业都开没有关,这是市场经济吗?央企这么多重组,我没有发话。两家央企要重组,按市场(规律)做,要的买进,不要的要卖出。
建一个公司的时候要考虑有好的价值才卖。
经营企业就是要经营人,经营人首先要尊重人。
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先别急,等一等,”我有什么事情看来不妙时他总是说:“太阳还会出来,它会照常出来的!”许多年之后,当我奋力拯救克莱斯勒公司,使之免于破产时,我就怀念父亲那些安慰人的话了。那时候,我常自言自语道“啊!爸爸,太阳在哪儿?太阳在哪儿呀?!”他从不准备认输。但是,凭着回忆父亲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我在那些日子里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他说:“此刻看起来是够困难的,但是要记住,就是这种困难也会过去的”。
不要去做技术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工程师的迂腐之言。8051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示波器!技术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
做企业不是做侠客
一切倒闭的国营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长期以来,真正的实干者少于全厂的五分之一。那么,其他五分之四在做什么?做批评家,一直做到倒闭。
最痛苦的时候,压力最大的时候,脑子里面只有一件事儿的时候,我把全国分公司经理招到荒山脚下北大门那个地方,招待所里面,然后在那个地方闭门开批判会。大家批判我,批判了三天三夜,我觉得那个就很有用。
做人、做事、做企业,必须一贯客户不喜欢你一定有理由,问问他们为什么只有通过别人,通过团队,你才能拿到自己的结果
《闯与创》讲述从魄力,企业家的魄力,企业家闯与创的魄力,让我们一起感受:“魄力”的魅力!
在抗击“非典”的时候,有的航空公司推出了教师和医护人员机票打六折的优惠措施,这让人十分疑惑。感觉好像是护士不够用年轻女老师全上前线了。但是,我实在看不到老师除了教大家勤洗手以外有什么和“非典”扯上关系的。那我是清洁工坐飞机能不能打六折?
我深信不疑我们的模式会赚钱的,亚马逊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宝藏。一个好的企业靠输血是活不久的,关键是自己造血。
三大价值观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
对每个领导者来讲,指挥的目的是根据企业的利益,使他单位里的所有的人做出最好的贡献。
企业做到极致,满足用户需求,无有他奇,只是本然。
万科董事长王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这位56岁的企业家曾在52岁那年攀登珠穆朗玛峰,他说,他现在的时间安排则是“三分法”,即三分之一在工作、三分之一在登山,三分之一在国外,而他实际工作的时间不到五分之一。
前几天有个文学杂志的记者跟我聊天,他很奇怪为什么我没有签经纪公司,也不搞什么见面会签售会,后援会数年来却一直欣欣向荣。我说,因为我的听者很真心诚意,我也很真心诚意。在听者与歌者之间,耳朵和歌曲之间,没有横亘任何别的。
建立目标是一种平衡:在企业成果与遵循人们所相信的原则之间的平衡,在企业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之间的平衡,在期望的结果与可用的资源之间的平衡。
成长来自什么——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摘抄的国内某航空公司的语录)
李荣融:有人说国际金融危机多大贡献,我说中央企业没有一个倒下,顶住就是最大贡献。第二,依法经营依法纳税这是对社会履行承诺的最好表现。我想,央企不管被怎么评价,一定以这样的忠诚来对待人民。
从社会责任上讲,我觉得企业根本的社会责任还是提供好的产品,认真交税,把客户服务好,公益只是一种社会润滑剂,主要责任还在政府,需要与经济改革配套的社会和政治改革,不能把社会责任上升为企业的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