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uī

【源】①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曼(故城在今河南邓县境),曰蔓侯,后灭于楚,其后有邓氏、登氏、邓侯氏、养氏、聃氏、骓氏(8,14,21,60)。古有骓国,在楚,《左传》庄公六年,邓侯所谓骓甥是也,以国为氏,见《舆地图》(17)。【望】绛郡(17,418)。【人】骓甥,邓大夫(7,12,14)。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据《路史》 注云: “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骓氏。”武丁,即商高宗。此当系出子姓。②《姓氏词典》注引 《姓觿》云: “骓,古国名,以国为氏。在楚地。”

春秋时晋有骓歂(按: 《姓氏词典》 引作“骓”), 七舆大夫; 郑有骓甥。

猜你喜欢

  • 法詩禮納穆都魯

    读音:Fǎshīlǐnàmùdūlǔ【综】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胡穆拜之妻为法诗礼纳穆都鲁氏(260)。

  • 读音:Yě【综】 埜佑,明时固安人,正统中任南昌卫千户(15,21,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中文大字典》引 《正字通》亦收,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野”之异体,或为野氏

  • 青阳

    读音:qīng yáng黄帝之子孙始姓之。(见《风俗通》)

  • 仡卡

    读音:Gēkǎ【综】 湘西苗族姓,汉姓为石(116)。

  • 读音:dòng汉西南夷有白狼动黏诸种。明帝时慕义贡献,或留中国者,以号为氏。(见《姓氏寻源》)

  • 仲梁

    读音:zhòng liáng【源】 春秋时鲁国有仲梁氏(60,62)。【变】 《韩非子》有〔仲良〕氏,或即仲梁氏(17,60)。【人】 仲梁怀,春秋时鲁大夫(6,9,11,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

  • 索綽絡

    读音:Suǒchuòluò清代满族姓氏。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收载。世居辉发、吉林、叶赫、讷殷、雅克萨城、哈达、英额等地方。后或改为单字姓“索”、“曹”。《清通志·氏族略》作“索绰罗”。清通光时

  • 读音:jiǎo【音】 亦音禄(Lù)(60)。【源】 ①齐太公之后有角氏,见《路史》(60,62)。一说,春秋时齐顷公子角之后,见《姓考》(17)。②春秋时卫国元君角之后,以名为氏(60,62)。【布

  • 顏不革歹

    读音:Yánbùgé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其中华书局版“革” 作 “草”。革、草形近似而讹误。径改。《续通志·氏族略》作“伊伯格勒岱。”

  • 读音:Qiān【源】 见《字汇》(86)。西秦有谦氏(60,62)。【望】 河西(17,418)。【布】 江苏武进(314)、山东新泰(359)等地均有此姓。【人】 谦屯,西秦时凉州刺史,镇军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