馝邗
【综】 馝音弼、邗音寒(17)。代北人姓(17,27,60)。亦作〔馝邦〕、〔馝刊〕(21,60)。后避仇改为邗氏(27,60)。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邗氏。(按: 《通志》卷二十九第十一页有载,然卷三十则作“馝邘”,后改为“邘氏”,或作馝邦、馝刊、馥邦、馥邗,盖形近而讹,莫辨真伪,姑兼收并蓄。)
【综】 馝音弼、邗音寒(17)。代北人姓(17,27,60)。亦作〔馝邦〕、〔馝刊〕(21,60)。后避仇改为邗氏(27,60)。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邗氏。(按: 《通志》卷二十九第十一页有载,然卷三十则作“馝邘”,后改为“邘氏”,或作馝邦、馝刊、馥邦、馥邗,盖形近而讹,莫辨真伪,姑兼收并蓄。)
读音:bì岭南及章丘县有之。(见《姓氏考略》)▲〈明〉闭鲁,横州人,永安知州。
读音:Wūtèmǐ【综】 清时蒙古人姓。乌忒米巴哈布,清蒙古正蓝旗人,嘉庆中累擢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后官至江宁将军(61)。《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嘉庆时江宁
读音:Hángǔ【源】 其先为函谷关守关之吏,因以为氏(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其先为函谷关守之吏,因以为氏。”此以地为氏。历史上秦、
读音:Nuòhǎi【源】彝族姓(375)。
读音:yuàn【音】 亦音Yuàn(60,91,444)。【源】见 《姓苑》(15,21,60)。汉时世为曹掾者之子孙以为氏(60,62)。汉以后职权较重的官吏都有掾属,分科为曹,分曹治事,通称掾史。
读音:xún【音】 郇氏有环、寻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郇(Xún)姓。【源】 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12)及《康熙字典》(80)。【望】 绛州,见《广韵》(86)。【布】 宋时淮南(7,26)、清
读音:kuò南宫适之后,以名为氏。(见《元和姓纂》)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元和姓纂》云:“南宫适之后,以名为氏。”(按:“适”音kuò,不读shì,亦非“適”之简,乃ᖣ
读音:qīn亲,周有亲弗,汉亲肥、亲宋。(见《正字通》)
读音:xī jū【源】 北魏时西域悉居半国(汉时称西掖国,故城在今新疆莎车县)人之姓(6,7,12,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古西掖国人也。”未道其详
读音:Dōnghù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云:“《汉书·古今人表·第二等上中》: 东扈氏。”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