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ìng

【源】 ①战国时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故城在今山东滕县南),号靖郭君,其后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6,11,12,15)。②单,春秋时小国,周畿内国,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南。单靖公之后以谥为氏(15,17,60)。【望】 中山、临海、齐郡(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尤以湖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靖姓人口48%。【人】 靖德元,隋时人(11,17)。靖安民,金时永兴人,知德兴府,行中路西路元帅府事,封易水公(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东平、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阳泉,湖北之武昌、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单靖公之后,以谥为氏。” 单,周畿内国,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此当系出姬姓。②又曰: “一云齐田氏之族,靖国君之后。”齐田氏,乃舜帝后裔,妫姓; 靖郭君乃齐威王少子田婴封号。此以祖辈封号为氏,系出妫姓,或云出自田氏。

隋代有靖德玄; 唐代有靖君亮; 金代有靖安民,永兴人,封易水公; 明代有靖宣,抚州道判; 又有靖洪,鸿胪寺卿; 又有靖四方,永州同知; 清代有靖道谟(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作 “靖道谔”),黄冈人,康熙丙戌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Jiā【音】 又音挟(Xié)(75)。【源】 夹氏即郏氏、侠氏、荚氏(60,62)。《汉书·艺文志》载《夹氏春秋传》十一卷(7,17)。【望】 河南(17,418)。【布】 山东新泰(359)

  • 拜嘉喇

    读音:Bàijiā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虎尔哈(23,63,180,260)。【变】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拜雅喇氏(256),镶红旗满洲马甲衣里米之妻为拜雅拉氏,正白旗满洲护军德特贺之妻为白

  • 读音:Zàn【源】 原姓赞,因事加玉为瓒(60,62)。清时真定(故城在今河北正定)人有瓒姓,见《陇蜀馀闻》(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陇蜀余闻》:‘真定人有瓒姓。’当

  • 读音:zōu【源】春秋时孔子之父叔梁纥,食邑于郰(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南之鄹城),为鲁大夫,后有郰氏(7,17,60)。 【变】亦作鄹(17,60)、〔陬〕(91)。 【望】鲁郡(17,60,418)。

  • 窒孫

    读音:Shìsūn《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姓考》注云: “即室孙氏。古 ‘窒’ 与 ‘室’ 通。”

  • 卓啟斯

    读音:Zhuōqǐsī【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260)。

  • 读音:Xiè【源】 见《姓苑》(24,62)。【人】 爕元围,宋咸平年间进士(24,62)。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其注云: “见 《姓苑》,宋爕元围,咸平进士。” 《中文

  • 读音:Suǒ【源】①同琐(17,60)。②回族姓(380)。【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锁政,宋时遂宁人,政和进士(15,17)。锁住,明时忠州人,洪武中湖南临湘县知县(15,21)。现行较罕见

  • 读音:Zhōng【源】①颛帝裔孙陆终,其后以王父字为氏(7,12,17,21,60)。②夏王桀之臣太史令终古之后,见《风俗通》(1,62)。③系自任姓。黄帝庶子禺阳之裔封于终,因氏(17)。【望】南阳

  • 覩斯

    读音:Dǔsī【综】 战国魏策有覩斯赞。注引春秋后语作〔堵师〕,是覩斯即堵师也。或为郑堵师叔之后(60,62,63)。亦作〔堵斯〕(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