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青陽

青陽

读音:Qīngyáng

【源】 相传黄帝之子青阳,即少昊,其后有青阳氏,见《风俗通》(1,7,9,12,17)。【望】 东海(17,418)。【人】 青阳愔,汉时东海太守(15,21)。青阳泰,宋时郫县人,政和进士(15,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 云:“青阳,黄帝子也,始得姓焉。”此“以名为氏”。

《姓氏考略》注“”云: “黄帝子少昊青阳后有青氏。” 少昊名挚字青阳,己姓。故此当以字为氏,系出己姓。

《中国姓氏大全》称: “相传黄帝后裔帝喾号青阳氏,其子姓青阳。” 有悖历史,——帝喾,相传为黄帝子玄嚣的后代,居毫,号高辛氏。商人以为高祖。

汉代有青阳·愔,东海太守; 宋代有青阳·燮、青阳·泰; 青阳·楷; 元代有青阳·梦炎,官尚书。

猜你喜欢

  • 读音:jī【源】 ①黄帝臣太山稽之后,见《风俗通》(1,6,11,12,15)。②越王居会稽,其后以为氏,见《姓源》(17,62)。③汉武帝时有騠兹侯稽谷姑将众降,见《汉书》。系小月支人(242)。④

  • 苑庚

    读音:yuàn gēng【源】 ①商王祖庚之弟文之后有苑庚氏,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楚庄王以常侍苑庚为上卿,苑庚氏乃其后(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①其注

  • 黎邱

    读音:Líqiū《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按: 或作“黎丘”,当以地为氏。)

  • 读音:Pù/Pwu【源】 见《中华姓府》(63)、《康熙字典》(62,80)。即仆姓。 【望】 河南(418)。

  • 瓦排

    读音:Wǎpái景颇族姓氏。汉意为“抬猪”,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É【源】春秋时鲁大夫荣驾鵞之后(60,62)。【变】一作鹅。鹅氏为鲜卑族汉译姓,而鵞氏为汉族古老之姓。鹅鵞互通,为鹅之异体字,作为姓乃为二个不同之姓。【布】明时河南郑州有此姓(15,6

  • 孫木恩

    读音:Sūnmùēn赫哲族姓氏。汉意为 “独角龙”。疑其为氏族部落之图腾,因以名部,以部落名为其“哈拉” (即姓)。参见 《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 羌宪

    读音:qiāng xiàn卫公族羌之孙宪为羌宪氏。(见《世本》)羌宪,姬姓,卫公族羌子孙宪为羌宪氏。(见《万姓统谱》)

  • 陳夏

    读音:Chénxià《姓氏词典》引 《姓氏急就篇》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wù【源】 ①春秋时晋公族之后有戊氏,见《路史》(60,62)。一说,大戊氏所改,大戊氏为春秋时晋公子大戊之后(60,62)。②少数民族姓,见《后魏官氏志》(17)。【望】 会稽(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