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陵陽

陵陽

读音:Língyáng

【源】 ①沛国陵阳子明,止陵阳山,钓得白鱼,其后因山为氏,见《列仙传》(6,9,12,17)。②古陵阳侯之后有陵阳氏(17)。陵阳故城在今安徽石台东北。【望】 河南(17,418)。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据《搜神记》云: “陵阳子明,止陵阳山,得仙,其后因山为氏。” 《姓氏考略》亦载: “沛国陵阳子明,止陵阳山,钓得白鱼,腹内有縠,服之登仙。其后因山为氏。”子明本窦姓。陵阳山在安徽宣城,为黟山支峰。

猜你喜欢

  • 读音:Yú【源】 见《姓苑》(15,21,24)。或以所业为氏,如樵氏之类,见《姓氏寻源》(60,62)。【布】浙江江山(325)、四川成都、上海(91)、台湾屏东(68,261)、山西原平等地均有此

  • 读音:Hǎo【源】 西周古姓(94)。亦见《纂文》(6,11,15,239)及《姓苑》(9)。【变】 或为(7)。【望】 河南(17,418)。【布】 台湾屏东(64,68,261)、

  • 读音:Bān【源】 ①春秋时楚令尹斗谷于菟之后,见《西溪业话》(63)。②满族姓(344)。【变】汉时班固本姓斑,后讹而为班(21)。【布】山西平陆(298)、河北隆化(344)、安徽淮南(362)、

  • 读音:jiǎ【源】 ①相传为商王太甲(一作大甲)之后,见《风俗通》(1,6,7,9,60)。②炎帝之裔潞子之附属甲氏,后灭于晋荀林父,其子孙遂以国为氏(17,62)。潞,春秋时赤狄之国,故城在今山西潞

  • 读音:Jì【源】 ①系自姒姓。古有计国(故城在今山东胶县西南),禹后所封,以国为氏,见《姓考》(17)和《路史》(60,62)。 ②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兹舆期于莒,初都计斤(故城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其后以

  • 读音:Tǒng【音】亦音痛(Tòng)(15,80)。 【源】见《姓苑》(6,12,15,17,60)、《广韵》(11,80)。而今之统氏,当为元时统古兴之后(60,62)。 【望】河南(17,60,

  • 阿邱

    读音:Ā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云: “楚有阿邱子。后魏殿中将军阿邱及敦。又: 列威将军阿邱寄。”未详其源。(按:阿,《姓氏词典》 音ē。)

  • 伯常

    读音:bó cháng【源】 春秋时齐有伯常氏(60,62)。【变】 一作柏常(60)。【人】 伯常蹇,春秋时齐人,与孔子同时人,见《晏子春秋》(60)及《庄子》(17,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

  • 温林

    读音:Wēnlín【综】 云南金平三区普角乡芒人姓,汉姓为虎(157)。

  • 布兀剌

    读音:Bùwùlá【综】 元时蒙古人姓(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