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
间姓即蕳姓,蕳,兰草也。(见《姓苑》)
间姓即蕳姓,蕳,兰草也。(见《姓苑》)
读音:shū shān【源】 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7,21,60)。【人】 叔山无耻,春秋时鲁国人,见《庄子》(11,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左传
读音:Yī'nālóu《姓氏词典》 引 《姓氏急就篇》收载,其注云:“即一那蒌氏。北魏时代北姓。‘后魏改一蒌氏为蒌氏。’”, 或
读音:qí wén綦文潜诗一卷。(见《唐书·艺文志》) (按:綦文潜,字孝通,开元中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收载,其注引 《唐书·艺文
读音:Duān【源】 或系端姓所改(62)。亦见《中华姓府》(63)。 【布】 山西五台有此姓。《姓氏词典》 引 《姓考》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系端姓分族。”
读音:Qú瞿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出自商代。商代大夫因受封于瞿上(今四川双流)而得名瞿父,其子孙后代遂以祖上名字为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商瞿,鲁国人,因生于
读音:Pàn《姓氏词典》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Níshílè【综】 清镶红旗蒙古护军噶尔玛之妻为泥什勒氏(260)。
读音:Yān鄢氏的起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妘姓。相传帝颛顼玄孙陆终,生有六子,第四子名求言,周朝时封求言于鄢,建立鄢国,春秋时,鄢国被郑国灭掉,后世子孙就以原国名鄢命姓,遂成鄢姓。二是出自
读音:Mù【源】 见《直音》(15,21,62,86)。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收载, 未详其源。 (按: “㭤”, 鸟名, 一说乃鹧鸪之别名; 或云为鹗属,此
读音:fǔ【源】 春秋时齐国管仲称仲父,其后为氏,见《姓源》(15,21,60)。但张澍《姓氏五书注》云:“商周时有父己、父丁、父舟、父举诸人,是父氏不起于管仲父(60,62)。 【变】父即釜,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