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沁和塔拉
【源】元时蒙古人姓(24)。
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代有阿里海者,其母即都沁和塔拉氏,此“以姓为氏”。
【源】元时蒙古人姓(24)。
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代有阿里海者,其母即都沁和塔拉氏,此“以姓为氏”。
读音:Nālán【综】 清满洲人姓(259)。那兰长海,清满洲人,镇安将军马期之子,博学多识,著有《雷溪草堂集》(61)。按,或源出金时女真人纳兰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满州人长
读音:Zài【源】①系自姬姓。载国,在陈留外黄(故城在今河南民权东),见《风俗通》(1,60)。当以国为氏。疑系戴之讹(12,15,60)。②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聃季载之后(60,62)。③佤族姓
读音:shǒu【音】 又音纂(Zuǎn)(30)。【源】 见《姓苑》(9,11,12)。【望】 西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守恭,宋时惠州人,为苏东坡在惠州荐诗酒
读音:Lāshítáng【综】 土族姓。拉什唐在土语中原义为羊圈。汉姓为唐(195)。
读音:Fēi【源】 西周古姓(94)。【布】 北京(91)、台湾台中(64,68,261)、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临汾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读音:Jù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uà华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源于封地。春秋时期,宋戴公子考父,受封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其后以邑为氏。二是夏代仲康封于西岳华山,因以为华氏。三是清代爱新觉罗氏豫亲王后人有改姓华者。
读音:Shuǎngj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注云: “ 《左传》 少昊氏官名。国于齐土,因氏焉。”《姓氏考略》分其源为二:①其据《元和姓纂》注云:“古爽鸠氏之后。”
读音:Huìlá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望】 金源(71)。【变】 清时改称辉罗氏(23)。
读音:Yòuzǐ【源】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右子氏,见《路史》(17,62)。 ②春秋时卫公族有右子氏,见《路史》(17,62)。《姓氏词典》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春秋时齐、卫公族并有右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