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ū

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晋大夫邬臧的后代,食邑于邬,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妘姓。春秋时期,陆终第四子名叫求言,受封于邬,他的子孙以封地为姓,称为邬氏。

邬姓起源于今山西介休。秦汉之际,有邬姓迁居到今河南禹州一带。魏晋时邬姓逐渐散居于黄河中下游各省。南北朝时期,邬姓南迁者遍及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尤以江西为主迁地。唐末邬姓进入福建,历五代十国,子孙渐次移居广东的循(今惠州)、梅(今梅州)等地。宋元两代,邬姓之主源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浙江、四川、重庆、广西、贵州。明初,山西邬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邬姓远迁台湾,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进入东三省。如今,邬姓尤以江西、安徽、内蒙古、四川、浙江等省为多。

邬姓历史人物有邬彤,唐书法家。人称“寒林栖鸦”,能与之比肩者极少。他也擅写草书。邬大昕,宋官吏。任职广州时,发现东洲与黄木湾之间,交通不便,立即组织人马将鹿步湖岸凿开,使两地十余里的水路畅通,便利来往行人交通运输,后当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庙以示纪念。

邬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七十八位。


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妘姓,别邽邬。(见《国语》)

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因以为氏。(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见《通志·氏族略》)

▲<唐>邬彤,钱塘人,书法家。<宋>邬克城,乐安人,金石家。

<明> 邬佐卿,丹徒人,诗人。

猜你喜欢

  • 读音:Kào【综】 源出不详,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见《中华姓府》(63)。宁夏同心,青海循化(62)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

  • 读音:mí父庙为祢,此从父而别氏也。后汉祢衡,字正平,平原人。(见《通志·氏族略·以次为氏》)《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又音mí。”未详其源。古禰、 祢为一组异体字; 祢, 或作 “&#

  • 读音:Wō【源】 契丹人姓(15,63)。契丹有窝幹,见《姓氏寻源》(60,62)。亦见《新编千家姓》(73)。【布】江西新干有此姓(400)。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江西之新余、贵州之普安

  • 读音:Lù【源】见《姓苑》(15,21,62)。古有泺水,在今山东济南西南,或以水为氏(9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 泺,古水名,流经齐鲁间。)《汉语大字

  • 術温台

    读音:Zhúwēntái【综】 元时人姓。诺怀,字德卿,蒙古术温台氏,居广平。元至治元年官镇江路镇抚,至顺中官至江浙行省都镇抚,见《至顺镇江志》、《书史会要》(399)。

  • 读音:Yīng【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谱》 亦收,未详其源。

  • 薩達哈

    读音:Sàdáhā【综】 清满洲镶蓝旗有萨达哈氏(259)。

  • 读音:Mù穆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谥号为姓氏,源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国君宋宣王死后由其弟和继位,和死后谥号“穆”,史称宋穆公,其支庶子孙以祖上谥号命姓,称穆氏。二为改姓,北方鲜卑族复姓丘

  • 读音:Bāng【综】 源出不详。河北乐亭有此姓(33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香河,甘肃之曲舟,江西之永修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黄骅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

  • 读音:guì【源】 系自姬姓。周大夫原伯绞之弟公子跪寻之后,以名为氏,见《姓源》(17,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姓源韵谱》云: “周大夫原伯绞弟公子跪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