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敦
【综】北魏时改贺敦氏为贺氏,见《孔至姓氏杂录》(7,60,6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孔至《姓氏杂录》云: “后魏贺敦氏改为贺氏”。未详其他。
【综】北魏时改贺敦氏为贺氏,见《孔至姓氏杂录》(7,60,6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孔至《姓氏杂录》云: “后魏贺敦氏改为贺氏”。未详其他。
读音:Bópō【综】 彝族姓。属比耿麻纽家支(375)。
读音:chì lì代北复姓,高车别帅有敕力犍。(见《魏书》)敕力氏,后魏高车别帅敕力犍。(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
读音:Dáěrchōng’ē【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吉阳、黑龙江等地(23,63,180)。【变】 ①后改为戴氏(180)。②清正黄旗满洲前锋七十之妻为达尔冲阿氏(260),〔达尔冲阿〕似即达
读音:Zhèngxī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Jiānglǘ【源】 系自嬴姓。战国时秦公子将闾之后,以王父字为氏(7,17,60)。【望】京兆(418)。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续通志·氏族略》
读音:Lǐngqiū【源】 禀丘(故城在今山东临沂东北),春秋时齐大夫食邑,因氏(91)。
读音:Bāyǎ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译作“伯要歹”。
读音:qiáo【音】又音乔(Qiáo)(17)。【源】①高阳氏玄孙峤牛之后(6,7,11,12,17)。蟜牛为舜之祖。②少典氏之妃有蟜氏之后(17)。③春秋时郑公孙趸,字子蟜,子孙以字为氏(7,17)
读音:Guǎnqímù【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读音:pú sǎn金姓,望出金源。▲<金>仆散忠义,拔卢古河人,都元帅;仆散师恭,老海达葛人,太子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