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án

言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言偃。春秋时,孔子弟子言偃,曾任武城宰,影响很大,后代遂以其名为姓。二是战国时,韩国公族桓叔后人中,有以韩言为姓者,后简化为言姓。

言氏发祥于江南地区,望族居于汝南郡(今河南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吴郡(今江苏长江以南一带)。

言姓历史人物有言偃,是孔子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七十二贤人之一,后人称之为“言子”。

言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五百零三位。


【源】 周有言肇之鼎,见《宣和博古图》(60)。可见周时已有此姓。【望】 汝南(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以江浙多此姓。【人】 言偃,春秋时吴人,孔子弟子(6,9,12,6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度及昌乐、山西之太原、河南之卢氏、广西之田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据《博古图》注云:“周有言肇之鼎”,言肇,为言氏最早被记载者。②郑樵注云:“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望出汝南。”“今江苏常熟、山东之邹平多此姓。”言偃,春秋末人,或与言肇不同源。③王符《潜夫论》曰:“桓叔之后有言氏,韩后,姬姓也。”

明代有言芳;清代有言友恂;今有言菊朋、言慧珠,京剧表演艺术家。

猜你喜欢

  • 巨辰經

    读音:Jùchénjīng【源】 系自子姓。周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见《潜夫论》(5,60)。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潜夫论·志氏姓》云: “宋微子后有巨辰经氏。”此当

  • 亞拉格

    读音:Yàlāgé现行裕固族姓。意为勇敢、强盛,是裕固族最古老姓氏之一。出自唐代回鹘可汗的姓“药罗葛”,或作“药乐葛”;宋代译作“夜落纥”,或作“夜落隔”,今则译作亚拉格,或为亚赫拉格。本

  • 温屯

    读音:Wēntú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源自金时女真人之温敦氏。【变】 后改为孔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鸠摩

    读音:jiū mó【源】 晋时西域天竺人姓。隋时赤土国有鸠摩氏,见《隋书》。宋时真腊国有鸠摩氏,见《宋书》(60,62)。【人】 鸠摩炎,晋西域龟兹国师,驸马。子鸠摩罗什,为僧入中国(21)。鸠摩氏,

  • 骆雷

    读音:luò léi代北人姓有骆雷氏。(见《复姓录》)

  • 蘇克察

    读音:Sūkè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告星

    读音:Gàoxīng【综】 汉时有告星赐,见《容斋随笔》(63)。

  • 赤烏

    读音:Chìwū【源】 赤乌氏,古国名,在泰山西。赤乌氏之先,出自周宗(即与周同始祖),见《穆天子传》(11,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穆天子传》云: “赤乌氏之先

  • 楊卜

    读音:Yángbǔ《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杨卜麻叠。”未详其源。

  • 琨齊

    读音:Kūnqí【综】清驻防达虎里镶黄旗中有琨齐氏,世居齐齐哈尔城(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