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ì

【源】 ①伏羲帝有六佐,其一为视墨,见《论语·摘象辅》。一作视默,为视姓之始(60,62)。亦见《姓苑》(7,9,15,21)。②晋时鲜卑族有此姓(62)。【变】 一作式(17)。【布】 湖北、上海等地均有此姓(91)。【人】 视夷,春秋时卫人,亦作式夷(17)。视连,晋时鲜卑吐谷浑辟奚之子,其子视罴,为白兰王(62)。视泌,宋时德兴人,咸淳进士,历任饶州路三司、编修,见《江西通志》(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湖北之武汉,山西之长治、运城等地均有分布。《姓氏考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论语摘象辅》云:“‘伏羲六佐,其一曰视墨。’ 一作 ‘视默’,为视姓之始。”②古鲜卑族亦有 “” 姓。《中国姓氏大全》 称: 十六国时有视连、视罢 (按: 罢,《姓氏词典》作“”,《中国人名大辞典》 作 “罴”)父子,鲜卑族吐谷浑人。

猜你喜欢

  • 读音:Ní现行傈僳族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此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读音:Pò【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亦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shēn【源】 夏王启之后有甡氏,见《路史》(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路史》云: “夏启后有甡氏。”此当系出姒姓。

  • 读音:cù【音】 亦音Cù(76)。【源】 白族姓。其先为滇东爨氏之裔,而后讹曰寸(319)。云南浪穹(今云南洱源)夷人有寸姓(60,62)。明云南鹤庆府土百夫长寸姓,亦系白族(253)。【布】 云南

  • 读音:Pào/Paw, Pa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

  • 读音:hào太皞氏之裔。望出蜀郡。(见《姓源》)皞姓出于西方。(见《姓谱》)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康熙字典》云: “皞,姓。《蜀录》: 本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姓氏词典》注

  • 徹兀台

    读音:Chèwùtái【源】元时蒙古人姓,见《元史》(57)。 【变】《南村辍耕录》作〔察里吉歹〕(13)。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绰克台〕、〔彻尔济达〕(24)。 【人】麦里,彻兀台氏,率彻里台部,

  • 省蛐

    读音:Shěngqū【源】 彝族姓。属古候维钟家支(375)。

  • 赫勒

    读音:Hèlè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或改从单字姓“韦”,未详其他。

  • 彰扎爾

    读音:Zhāngzhāěr【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地方,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