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ěngsī【源】彝族姓(375)。
读音:Zhèngxiāo【综】 当由郑、萧两单姓合成。原藉福建晋江。今台湾有此姓(236)。
读音:Zhágáqí【综】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观住之妻为扎噶齐氏(260)。
读音:Kūn/Kuen,Kwu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髠顽之后,见《姓源》(17,62)。【变】 亦作〔髡〕(91)。【人】 髠屯,春秋时郑国外仆,见《左传》(11)。
读音:Xián【源】 ①见《姓苑》(17)。②明时会川卫(故治在今四川会理)土官有贤氏,原云南东僰种(白族先民),当系汉建武时哀牢王贤栗之后(60,62)。③清时满洲人姓(260)。④傣族姓(205)
读音:hán yú晋大夫范皋夷食采函与,因氏焉。(见《万姓统谱》)
读音:Fút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wǔ xiàng【源】 ①春秋时五员(即伍子胥)为吴国之相,吴人称其子孙为五相之后,遂有五相氏(7,60)。②春秋时楚国公族有五相氏,见《路史》(17)。【变】 一作〔伍相〕(24,60)。历史
读音:Tūbóqièliè【综】 元时人姓。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图伯特克埒〕(24)。肖乃台(一作实纳台),秃伯怯烈氏,元太祖时,从木华黎为先锋,灭金,功勋卓著(57,61)。火你赤,秃伯怯烈氏,
读音:yōng【源】 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三子雍伯之后有邕氏、雕氏(8,60)。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云: “与‘雍’同。《集韵》:雍,地名;又,姓。古作‘邕’。”参见 “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