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
【源】 ①吴王之裔有蠹氏(8,62)。②郑公族之后有蠹氏,见《姓氏考略》(62)。③孔子弟子,齐人公冶长之后有蠹氏、蛊氏(22)。【变】 一作〔蠧〕(60,63)。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据《路史》云: “吴后有蠹氏。”②又云: “郑公族后亦有蠹氏。”吴、郑皆姬姓国,故此二蠹皆系出姬姓,而支属有别。③《姓氏词典》则注: “源于公冶氏,系春秋时齐国公冶长的后代 (据《希姓录》)。公冶长,一说为鲁国人。”
【源】 ①吴王之裔有蠹氏(8,62)。②郑公族之后有蠹氏,见《姓氏考略》(62)。③孔子弟子,齐人公冶长之后有蠹氏、蛊氏(22)。【变】 一作〔蠧〕(60,63)。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据《路史》云: “吴后有蠹氏。”②又云: “郑公族后亦有蠹氏。”吴、郑皆姬姓国,故此二蠹皆系出姬姓,而支属有别。③《姓氏词典》则注: “源于公冶氏,系春秋时齐国公冶长的后代 (据《希姓录》)。公冶长,一说为鲁国人。”
读音:Xì/Shih,Syi【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
读音:Zhuōnuò’ěr【综】 清满洲镶蓝旗有卓诺尔氏(259)。
读音:Gǔ’ěrlǔtè【综】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五米之妻为古尔鲁特氏(260)。又,正蓝旗蒙古护军校富泰之妻为固噜特氏(260)。〔固噜特〕似即古尔鲁特之异译。
读音:Éjué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此姓。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Àntāntuōtuōlǐ《姓氏词典》引《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蒙古族姓氏。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五部前锋都元帅阔阔不花,姓此氏。”未详其他。
读音:hú gǔ kǒu yǐn【综】 北魏时有此姓,后改为侯氏,见《魏书·官氏志》(27,60)。亦作古口引氏、口引氏(27)。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魏书·官氏志》 云:
读音:Kuǎn/Koan,Kwan【综】见《中国姓氏集》(62)。或即欵氏。
读音:Pángsūn《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一作 ‘逢’。”
读音:Bùkù【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cǎo【源】 周官草人之后(60,62)。草人,《周礼》地官之属,掌土化之法。【布】 河北三河(285)、台湾台北、台中(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草中、草王桥等均为汉时人,见《印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