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èi夏王赫连定之弟谓以代之后。(见《姓氏寻源》)见《姓苑》。唐以前无谓,宋太平兴国登科有谓准。(见《万姓统谱》)
读音:Gǔlún历史上女真族姓氏。《朝鲜李朝实录》收载。此姓历代所译不同,辽代(以及明代)译作“乌古”;金代则作“乌古伦”; 元代译作“乌古孙”;清代则译作“乌库里”。
读音:Hóngnóng《姓氏词典》据《姓氏英贤传》收载。其注云:“以地名为姓氏。汉代弘农故城在河南原灵宝县南四十里。”未详其他。
读音:Èyuè【综】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叶赫、锡伯哩城、哈达等地(23,63,180)。【变】 清驻防杭州满洲正红旗中有鄂约氏(260),正蓝旗满洲闲散常保之妻为俄岳氏(260),〔鄂
读音:Zhuō【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hóngguǒl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崇果噜(23,63,180,260)。以地名为氏(23)。【变】 一作〔崇果鲁〕(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崇果噜地方,以地为氏,乃满
读音:dà mò yú【源】 东胡鲜卑人姓(242)。【变】 ①北魏孝文帝改大莫于氏为郃氏,见《魏书·官氏志》(7,27,60,70,242)。②亦作〔大莫千〕(27)、〔大莫干〕(7,9,12,21
读音:shēn jù【综】 孔子命申句须等伐费人,费人败北,鲁人迫之,败之于姑蔑,见《史记·孔子世家》(21,63)。《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史记·孔子世家》 云: “孔子命申句须、
读音:Fúyú【源】 扶馀即夫余氏(60)。【人】 扶馀文宣,唐时将军,见《唐书》(70)。扶馀隆,唐时卫尉卿,见《唐书》(7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或作“夫余”,亦音讹为凫臾。
读音:Xīlóu【综】 据关中碑文记载,北周、隋初时非汉族姓中有析娄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