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éng

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高阳氏。夏朝建立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其后世子孙将封地名作为姓氏,有蒙姓和双姓。二是源于蒙山氏。周朝时,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蒙山祭祀,其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蒙古族古尔济氏在清朝中叶改为蒙姓。

中国蒙姓“得姓于山东,族发于安定”。秦末宫廷变动牵涉蒙氏先祖,子孙逃亡于江苏、河南、安徽、福建、四川之地。近千年间,史书不记蒙氏,无闻于世。唐宋时期,蒙姓有所发展,并不断向南迁徙,为商为官,历代不绝。唐宋元明清各朝,蒙氏由中原散布至江南各省,然后入迁广西。

蒙姓历史人物有蒙恬,秦朝著名将领,先祖世代为秦名将。其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并且奉命修筑万里长城。在他守卫边疆的数年内,匈奴都闻风丧胆,不敢进犯。据说蒙恬发明过用兔毛做的毛笔,这种笔又叫做“苍毫”。蒙毅,秦上卿,在朝廷中位高权重,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谋略和胆识在朝中无人能比。典故“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中的“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即指蒙毅。

蒙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八十位。


【源】①高阳氏之后封于蒙双(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北22里),即庄周所居之地,后以邑为氏,见《姓源》(17,60)。②蒙山氏之后有蒙氏(参见东蒙姓),见《风俗通》(1,6,7,12,17)。③楚大夫食采于蒙(故城在今湖北荆门西之蒙山),因氏,见《路史》(17)。④唐时南诏蒙氏,为父子连名,入中国者以蒙为氏(7)。⑤清时贵州都匀府土司蒙姓始于明朝(72)。⑥明、清时云南永平打牛坪巡检司土巡检蒙氏,系彝族(253)。⑦壮(109)、毛难(110,111)、蒙古、满(344)、水(124)、布依(125)、彝(128)、瑶(225)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安定(17,60,418)。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广东、贵州二省多此姓,二省蒙姓约占全国汉族蒙姓人数64%。 【人】蒙骜,战国时秦昭王之将(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徽县、湖南之芷江、江西之南康、广东之高要、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壮、瑶、苗、水、回、侗、土家、毛难、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元和姓纂》 云: “高阳氏后封蒙双,有蒙氏、双氏。”②郑樵据 《风俗通》 注云: “东蒙主以蒙山为氏。”蒙山在沂州费县西北八十里; 又有东蒙,在费西北七十五里,在蒙山之东,主其山之祀者,子孙因山为氏。③壮族之蒙姓,分布於广西环江龙水乡。壮语“” 乃指编织鱼网者,以业技为氏。④瑶族之蒙姓多为背篓瑶。乃蒙得众之后。注③——④,见《中国人的姓名》。

秦有将军蒙��。 (��,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作“鹜”,误。) 生武,武生恬,皆仕秦。望出安定。宋代有蒙傅,祥符元年登科; 又有蒙汲,台州人; 又有蒙著,封州人; 清代有蒙相国,康熙癸卯举人; 又有蒙浚。乾隆辛未进士。

猜你喜欢

  • 德麥

    读音:Déimài【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 武信

    读音:wǔ xìn【源】 战国时楚怀王封宋义为武信君,因氏,见《姓考》(17)和《路史》(60)。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路史》 云: “宋义事怀王,封武信君,后氏焉。”宋

  • 蒲息

    读音:Púxī《姓氏词典》引 《宋史》收载,其注称: “宋有蒲息·陁琶。”未详其他。

  • 读音:Yīng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东光、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东光县公安局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未详其源。

  • 泰豆

    读音:tài dòu【综】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见《列子》(7,11,17)。亦作〔太豆〕(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集仙传》: ‘黄帝时邑夷后裔,造父师之。’

  • 斡哩

    读音:Wòlī金代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或为女真族姓氏,乃女真之白姓;或为奚五族之姓。奚王五族指: 吹、穆济、斡哩、约罗、伯特。在辽为部,金大定间始定为氏。当是以部为氏。

  • 色穆奇哩

    读音:Sèmùqíl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作“色木奇哩”,姑兼收以备考。

  • 尼奇哩

    读音:Níqí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乌喇、珲春、德尔吉倭济、苏发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尼奇理〕(259,260)。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参领塔里善之妻为倪几尔氏

  • 将梁

    读音:jiāng liáng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公封,以国为姓,有将梁氏。(见《史记·秦纪》)

  • 读音:Xiāo【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 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