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uā

【音】华氏有Huà,Huā二音(19,63)。参见华(Huā)。今亦音Huá(396)。 【源】①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60)。②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戴公之子正考父食采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其后以邑为氏(6,7,9,17,60)。一说,宋戴公之孙督,字华父,为宋太宰,杀其君殇公及其大夫孔公,厚赂齐、秦、鲁、郑四国,不能讨,使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古未有生而赐族者,唯督以一时之妄,自立姓氏,后世因之(7)。③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之后有改姓华者(91)。满族姓(344)。④清岭夷12地夷人头目,嘉庆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芭蕉沟夷人为华姓(72)。⑤锡伯族华西哈尔氏,汉姓为华(201)。⑥回(176)、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武陵、平原、沛国(17,21,60,418)。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7%。尤以陕西、上海、吉林、江苏等省市多此姓,四省市华姓约占全国汉族华姓人口62%。 【人】华耦,春秋时宋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东平,甘肃之酒泉,湖南之芷江,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泸水、陇川、邱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松花等县市公安局提供。“”本作“”,后分族,一作 “”。故花、華 (huā)当同源异流。

華,一音huá,一音huà,皆为现行姓氏。

猜你喜欢

  • 读音:Lí【源】 ①丽,男爵,商时小国,其后以国为氏(17)。②炎帝之后,姜姓之裔厉山氏之后有丽氏(8,17,60)。③春秋时晋大夫匠丽之后,以名为氏(12,21,60)。【变】 一作骊。“骊姬盟会图

  • 扶都

    读音:Fúdū【综】 成汤之母为扶都氏之女,见《纲鉴注》(63)。

  • 读音:Yú【源】见《集韵》(15,62,63)。《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阿魯克處

    读音:E-lǔkèchù【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铁布之妻为阿鲁克处氏(260)。又,清镶黄旗蒙古护军班迪之妻为阿尔格绰氏(260)。〔阿尔格绰〕似即阿鲁克处之异译。

  • 護骨

    读音:Hùgǔ【源】 北魏时匈奴别种高车部有护骨氏(11,44,60,70)。【变】 ①一作纥骨氏(60,62,70)。②后改为胡氏、元氏(70)。历史上高车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魏书

  • 呵不哈

    读音:Hēbùhǎ金代女真族姓氏。或改单姓“田”。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未详其他。

  • 阿苦

    读音:A-kǔ【源】 彝族姓(375)。

  • 恩昆

    读音:Ēnkūn【综】 景颇族姓。属景颇支系,或作〔恩孔〕,汉姓为李、岳,居云南梁河邦角乡(166,167,168)。景颇族姓氏,乃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为景颇支系。后或改为汉字姓“岳

  • 折婁

    读音:Shélóu【源】 鲜卑人姓,随魏南徙,见《魏书》(7,12 ,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俱收载并注此音。《郑通志·氏族略》亦收,其注云:“本鲜卑,随魏南

  • 撒里哥

    读音:Sǎlǐgē【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撒里哥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萨拉噶〕(24)。元代 “色目人” 姓。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