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
【源】 ①周公之子祭伯,亦称祭公,其后有茆氏,见《路史》(60,62)。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见《姓源》(17)。一说,即茅氏(60,62)。【望】汝宁(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茆钦,明时江苏溧水人,成化戊戌进士,历南京大理寺卿(15,21)。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祭公后有茆氏。” 明代有茆永庆,山东人,洪武中陕西佥事。
一音mǒu; 《汉语大字典》音mǎo; 《姓氏考略》则云: “即茅氏”。姑兼收。
【源】 ①周公之子祭伯,亦称祭公,其后有茆氏,见《路史》(60,62)。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见《姓源》(17)。一说,即茅氏(60,62)。【望】汝宁(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茆钦,明时江苏溧水人,成化戊戌进士,历南京大理寺卿(15,21)。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祭公后有茆氏。” 明代有茆永庆,山东人,洪武中陕西佥事。
一音mǒu; 《汉语大字典》音mǎo; 《姓氏考略》则云: “即茅氏”。姑兼收。
读音:Tèěrjíěr赫哲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ī【源】 见《中国姓氏集》(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ù shī bì西突厥五姓之一。(见《唐书》)
读音:Bù【综】 源出不详,或原系非汉族姓(62)。内蒙古、广东等地均有此姓(9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长治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疑此为布姓之分族。)
读音:qīng yǐn【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清尹弗忌之后(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清尹·弗忌之后也。”此以官为氏。
读音:Kùhàn【源】 南北朝西魏恭帝赐武川人王勇为库汗氏,见《北史》(27,60,62)。 【人】 库汗勣,唐贞元中范阳判官殿中御史(7,12,63)。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Huàn【源】 豢龙氏之后,见《姓源》(17,62)。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氏寻源》注云: “出自豢龙氏之后。” 《中国姓氏大全》则云: “极罕见姓。为豢龙氏所改。”
读音:Gǔ谷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出于嬴姓。伯益的后代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谷,后来成为秦国和谷国(今湖北谷城)。春秋时谷国的后代开始以谷为姓氏。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北魏鲜卑族有
读音:Shābǔzhū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元史·列传》有乌夏尔,即姓沙卜珠氏。
读音:Zhāomíng【综】 见《姓苑》(17)。《汉书·艺文志》有昭明子(11,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