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
【源】 春秋时楚大夫芋尹之后有芋氏,见《姓考》(17)。【望】 楚郡(17,418)。【布】 江苏武进(314)、四川武胜(321)、山西交城(350)、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台中、花莲(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或音yú、yù,亦现行姓氏。
【源】 春秋时楚大夫芋尹之后有芋氏,见《姓考》(17)。【望】 楚郡(17,418)。【布】 江苏武进(314)、四川武胜(321)、山西交城(350)、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台中、花莲(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或音yú、yù,亦现行姓氏。
读音:Wūlíngē【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巴林(23,63,180,260)。或源出金时女真人乌林荅氏。【变】 其一支后改为乌尔达氏(23)。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巴林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其别族为
读音:Guólèjì【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国勒济氏(256)。又,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卓克所托之妻为郭里吉氏(260),清康熙时宁都营参将博罗里为国拉记氏(410)、〔郭里吉〕、〔国拉记〕等似均多
读音:Ābēi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由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Jiàn【源】 见《万姓统谱》(15,21)。【布】 台湾台北(68,261)、河北大名等地均有此姓。【人】 鉴复明,明时济阳人,洪武中任江陵知县(15)。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
读音:Míngtiá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73)。
读音:Yānjiā【综】清正蓝旗满洲前锋公图之妻为燕佳氏(260)。
读音:Sùjiān《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素戋乌尊。”未详其源。
读音:shí mǒ【源】 ①契丹太祖后萧氏,能用兵。金灭契丹,易萧氏为石抹氏,见元许谦《白云集》(71)。一说,石抹在辽为述律氏,号称后族,辽亡,遂讹述律为石抹氏,见《元史·石抹也先传》(57)。因此
读音:Yáo【源】 咎繇,即皋陶(东夷首领),其后有繇氏,见《风俗通》(1,7,15,17,60)。【变】 亦作睾、〔〕(17)。【人】 繇延,汉时西郡督邮(21)。繇
读音:Jìnyú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古官名。黄帝以云纪日,夏官为缙云氏。见服虞《左传·注》。后以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