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ū

胥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大夫胥臣之后,一般认为胥臣为胥姓始祖。二是改姓。古时有赫胥氏、华胥氏,后世子孙有改为单姓,为胥氏。

胥姓发源于山西、陕西一带,并且早期主要在这两个地方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时期,胥氏族人向今甘肃、山东、河北、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河南、四川、黑龙江、新疆以及东北等地拓展,明朝中叶以后,甘肃、宁夏均有胥姓入居,并有沿海胥姓渡海赴台。张献忠屠川后,湖广填四川,有湖北、湖南之胥姓被迫入迁于今四川、重庆之地。清朝时期,逐渐有北方胥姓入迁于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如今,胥姓人家虽然人口不多,但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胥姓历史人物有胥鼎,金朝大臣,本为读书人,智勇双全,后从政做官,运筹帷幄,成为朝廷栋梁,被封为吴国公。胥作霖,南宋人,其人魁伟勇敢,为地方治安作出过较大贡献,但他拒绝朝廷封赏,其高风亮节备受时人称赞。胥必彰,明朝文官,任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对朝廷命官的监察,忠于职守,不避权贵,敢于直言进谏,人称“真御史”。

胥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八十五位。


【源】 ①相传为古天子赫胥氏之后(12,62)。②春秋时晋大夫胥臣之后,以字为氏(6,9,12,17,60)。【望】 太原(17,418),琅邪(21)。【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4%。尤以湖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胥姓人口54%。【人】 胥克,春秋时晋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景县、阜平,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江西之金溪、崇仁,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傣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晋大夫胥臣之后,以字为氏。” (按: 《辞海》称: “春秋郑有胥臣”,误。)②又,“或言出赫胥氏。”

春秋时晋有胥甲,又有胥重,皆为大夫; 金代有胥持国,繁峙人,尚书右丞; 宋代有胥致尧; 明代有胥文相; 清代有胥清,上元人, 工部主事。

猜你喜欢

  • 读音:Dàn【源】 与啖同,武都氐姓,见《晋书》(60,62)。【变】 后改为谵氏(60)。【望】 河东(21)。【人】 噉铁,东晋末前秦将军,见《前秦录》(7,15,17,24,60)。罕见姓氏。《

  • 读音:Bā【音】 一说,读郅(Zhì),又音Pō(17)。【源】 ①原本郅姓,因事改为叭(17),亦见《韵书》(17,62)。②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橄榄坝(今景洪猛罕)土把总叭龙闲,傣族(253)。【变

  • 读音:róu【源】 ①柔仆之国,帝俊之生,见《山海经》。俊,古夋字,帝喾名夋,柔姓本此(60,62)。亦见《姓苑》(15,21)。②西夏人姓(24)。 【布】 山西临县(62)、汾阳(278)、代县(

  • 读音:Yuán【源】分自袁姓(17),或作辕(7)。【望】临安(418)。【人】榬温舒,汉时人(15,21)。榬终古,汉时钱塘人,楼船将军,封蓹儿侯(7,11,15)。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 格蘆

    读音:Gélú【源】彝族姓(208)。

  • 揚干

    读音:Yánggān《姓氏词典》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此为“扬千”或“扬于”之讹。)

  • ⾻提

    读音:Gǔtí【综】 吐蕃一部落,以部为姓。一作〔乌骨提〕(212)。

  • 读音:Kè【源】 或即恪姓(62,80)。出《直音》(15,21)。【人】 㤩任,晋时中郎将(15,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注云: “音 ‘恪’

  • 簡占

    读音:Jiǎnzhān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昂喇

    读音:nglǎ【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刀哥之妻为昂喇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