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uò

【源】 ①周公之子,封于胙,是为胙伯。滑州胙城(故城在今河南延律北35里),是其国,后为南燕所并,子孙以国为氏(7,15,17,60)。 ②周公之子祭公之后有胙氏,见《路史》(60,62)。周代祭祀用的肉称胙,又,赐福为胙。《左传》载,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掌祭祀者因以为氏(91)。【望】 汲郡(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周公之后也。今滑州胙城是其国,为南燕所并,子孙以国为氏。” ② 《姓氏考略》 据 《路史》 注云: “祭公后有胙氏。” (按: 祭公,乃周公之子。故“祭公后”,实即 “周公之后”,系出姬姓。)胙国在今河南孟津北三十五里。《中国姓氏大全》 称:“周代祭祀用的肉称为胙; 又,赐福为胙。《左传》载: ‘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掌祭祀者因以为姓。”此曲解 《路史》 所称 “祭公”。

胙,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之延津县北三十五里。

猜你喜欢

  • 读音:zú【音】 又音戚(Qī),见《玉篇》(91)。【源】 系自姬姓。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之后(60)。又,傶,邑名,以地为姓(7,60)。【望】 彭城(418)。《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 尚社

    读音:Shàngshè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厚邱

    读音:Hòu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本为地名,“以地为氏”。其地当在今江苏沭阳县境。或作“厚丘”。

  • 读音:qī【源】 古有郪国,见《国名纪》。郪,在梓之郪县(故城在今四川三台南)。一说,在郪丘(故城在今山东东阿)(17)。汉章帝徙宋公于此,因以为氏(15,21,24,60)。【布】 四川中江有此姓(

  • 奧姆

    读音:omǔ【源】 彝族姓。属即姑家支(375)。

  • 读音:Chàng【源】 系自姜姓。齐后有畅氏,见《风俗通》(1,7,9,12,17)。【望】 河南、魏郡(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畅曾,汉时人,著有《水德经》(61

  • 蚡冒

    读音:Fénmào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棼冒”据《战国策·补》 云: “楚之同姓。即蚡冒。”(按: 或作芬冒、棼冒,春秋时楚君熊眗字蚡冒,其后或以祖上之字为氏。)

  • 读音:shuāi【源】 春秋时晋文公原大夫赵衰之后,以名为氏(15,21,60)。【布】 河南潢川有此姓。【人】 衰光前,明平度州人,任训导,见《益都县志》(2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

  • 读音:Qià【源】 陕西合阳西北有洽水或以水名为氏(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布】 大陆有此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馀姚、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

  • 茹茹

    读音:rú rú【源】 其先为蠕蠕种,为突厥所破,归中国,遂以茹茹为氏(6,12,27,60)。【变】 亦作茹(27)。【人】 茹茹敦,北魏时高平公(27,70)。茹茹天保,隋时大将军(21,27,6